4月23日上午,第十八屆寧波研究生學術節開幕式暨寧波大學“后浪·卓聲”科學家精神宣講工作室揭牌儀式在寧波大學舉行。寧波大學黨委副書記張真柱,寧波市社科聯黨組副書記、副主席吳艷芳,寧波市科協副主席、黨組成員施英,浙江省科普聯合會副會長鄭宇化出席,學術節組委會成員單位負責人以及13家在甬研究生培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師及研究生代表500余人參會。
張真柱指出,學術節歷經18年,堅持將“立德樹人”作為根本任務,秉持服務地方、創新引領的宗旨,在傳承中創新,在守正中突破。展望未來,他提出三點期待和要求:胸懷“國之大者”,奮力扎根基層實踐,希望研究生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在實踐中涵養“敢為人先、追求卓越”的科研品格;深耕“育人之道”,產教融合創新發展,在甬高校及科研院所繼續創新培養范式,通過產教協同育人機制促進知識創新與應用轉化雙向賦能;匯聚“同心之舉”,深化協同機制建設,通過多方協作舉辦高規格學術活動,畫好科創“同心圓”。
吳艷芳充分肯定了研究生學術節在品牌打造、人才共育、文化傳承等領域的作用,并提出要聚勢謀遠,智慧賦能強品牌;要強基固本,長效合作育英才;要厚植沃土,文化傳承助發展。
大會公布了2024年“千生走基層”項目實踐成果獲獎團隊,同時獲獎學生代表現場分享了學術成果和科研感悟。
張真柱、鄭宇化為寧波大學“后浪·卓聲”科學家精神宣講工作室揭牌。
浙江農林大學張娟分享省級科技特派員斯金平,用創新技術為鐵皮石斛產業注入蓬勃生機,以愛農情懷點燃山區致富的希望之火;寧波大學夏國志以《探源求真——追問生命的第一粒磷光》為題,講述趙玉芬院士在磷的神秘世界里探尋生命的奧秘,揭示“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種子”的科研故事;浙江大學張園彬介紹“蘑菇”學者林文飛老師,憑借三件“法寶”在“蘑”性世界中披荊斬棘,用科研成果服務社會、造福民眾。通過科學家精神宣講,激勵青年學子在學術道路上不斷前行,勇攀科研高峰。
值得一提的是,智能機器人“甬小研”在開幕式上全程參與互動?,F場觀眾通過手機掃碼“搖一搖”參與開幕聚力活動,共同見證2025年寧波研究生學術節正式啟動。
本屆學術節開幕式由中國科協資助,首次列入2025寧波人才日主題活動,以“AI賦能 研智甬動”為主題,突出三個特點:一是聚焦地方發展,貢獻甬研智慧;二是 “AI”賦能,驅動科研新浪潮;三是弘揚科學家精神,培育時代新人。學術節活動貫穿全年,包含開幕式、科學家精神宣講、組委會工作會議、學術論文及創新項目征稿、千生走基層、院士報告會、專家報告會、主題論壇、總結表彰。面向各縣市區征集急需攻關的難題,開展實踐活動,推進校地協同創新。誠邀全國高校、科研院所研究生來甬參加學術節活動,產生更多高質量的學術論文、實踐成果和創新項目,為助力國家戰略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。